哲理短文精选: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
7月29日《文汇报》刊登朱华贤的文章说,最近一个时期,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会在朗读课文后问学生:“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或哪几个句子 ”据说这个环节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。
文章作者在旁听一堂语文课时,一位小学生面对老师的问题,却说:“都不喜欢。”为此,老师批评他“自以为是”,他心中却不服。课后他告诉作者:“课文中的小珊迪人都快要死了,还记着那一点点钱,我不相信。”
文章认为,当下的一些中小学教师都把教材说得完美无缺,特别是名家名篇,甚至把它吹得神乎其神。他们认为,只有这样,学生才能从中受益。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偏狭的理解。对教材,仰慕、赞叹、崇拜,是一种学习;质疑、挑剔、批判,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从某种意义上说,后者是一种更深刻、更具个性和更富创造性的学习。应该给学生不喜欢教学内容的权利,为什么一定要硬逼学生违反意愿地说喜欢呢这是对学习个性的压抑,也是对差异的蔑视,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维的无情伤害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