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理短文精选:高考作文题应突破文化盲点
7月18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刊登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的文章说,多年来,语文高考试题太多关涉政治意识、思想品德、道德伦理,还没有关涉“文化”本身,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盲点。其实地域、山川、建筑、戏剧等等文化莫不可以关涉。文章认为,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,不要离政治意识、思想品德、道德伦理太近,不要过于趋附当年社会热点、潮流。作为文明之邦,文化大国,让咱中国的高考作文题,多一点文化气息和意味吧。历览多年高考作文题,命题者一味关注 “大”关注“宏”,轻视“小”而“微”;一味引导高亢、华丽,轻视真实、质朴。譬如,“亲情”,又是几十年高考作文题的一大盲点。
7月3日,台湾也进行高考,看看他们的作文题:“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‘镜子’。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,从‘它’照见了容颜的改变;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,从‘它’观看出真正的自我;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‘它’。试以‘对镜’为题,写一篇文章,文长不限。”
此题关涉对“个人人生”的沉思。
再看看,美国高考作文题:“人类总会犯错误,但他们也有伟大的时刻,其中之一,在我看来,就是。要求:将这个语句填写完整,内容可以是文学、历史、时事和你自己的经验中的例子。用这句话作为开头,完成一篇有条理的短文,解释你如此积极地看待某时刻的原因。”
这样的题目,小巧质朴,充满哲理。
因此,作者认为一道好的作文题,应特别有利于情思自由展现、精神真实伸展,而不是让考生一味揣摩命题者、阅卷人喜欢听什么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